二叉树(纲领)
二叉树的解题思路有两个方向
通过遍历一棵树得到答案,即遍历的思想
通过递归,将整个问题分解为子问题推导出问题的答案,即分解的思想
首先我们来回顾以下二叉树的几种遍历方式
- 前序遍历
- 中序遍历
- 后序遍历
- 层次遍历
大家在课内学习的时候,应该是这么背的
前序是根左右
,中序是左根右
,后序是左右根
,层次遍历就是一层一层写
前序遍历集合:ABDHIECFG
中序遍历集合:HDIBEAFCG
后序遍历集合:HIDEBFGCA
层次遍历集合:ABCDEFGHI
相信这个对于大家来说都没有难度,理解前中后序对于做二叉树问题十分重要,这里给出遍历二叉树的模板代码。
1 | public void traverse(TreeNode root){ |
下面请你对照这段模板,看下面这张图
你会发现,每个节点都会有唯一属于自己的前中后序位置,前中后序其实对应就是处理每一个节点的三个特殊时间点。
二叉树的问题,其实就是在这三个时间点注入自己的代码逻辑,只需要单独考虑每一个节点在每个时间点该做些什么,其他的交给二叉树遍历框架即可。
前序输出集合
我们来写一下前序遍历,方法签名如下public List<TreeNOde> getPreorderList(TreeNOde root){}
一、遍历
借助traverse函数和一个外部变量即可完成
在进入一个节点的时候将其加入到结果集中去,最后将结果集返回
1 | List<TreeNode> res = new ArrayList<>(); |
二、分解问题
求一整个树的前序遍历即求其子树的前序遍历集合
1 | public List<TreeNode> getPreorderList(TreeNode root){ |
二叉树的最大深度
给定一个二叉树,找出其最大深度。
二叉树的深度为根节点到最远叶子节点的最长路径上的节点数。
说明: 叶子节点是指没有子节点的节点。
示例:
给定二叉树 [3,9,20,null,null,15,7]
3
/ \
9 20
/ \
15 7
返回它的最大深度 3 。
我们来使用两种上述思维来看这道题
一、遍历
如何得到最大深度,即得到每一个节点的深度,在叶子节点处将当前深度和当前最大深度取最大,然后将最大的深度返回即可
1 | public class Solution { |
前序位置是进入一个节点的时候,中序位置是从左子树切到右子树的时候,后序位置是离开一个节点返回其父母节点的时候
depth记录着当前深度,max记录着最大深度
在进入一个新的节点的时候,depth自增1,在离开这个节点的时候,depth自减1
二、分解问题
求树的最大深度即求树的高度
求树的高度即可分解问题,分解到由子树高度推导出完整的树的高度
1 | public int maxDepth(TreeNode root) { |